NISP官网|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运营管理中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欢迎您!

图片展示
搜索

图片展示

ISAT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立即报名】

NISP一级

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

【立即报名】

NISP二级

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

【立即报名】

NISP三级

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

【立即报名】

CISP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

【立即报名】

NISP一级考试预约

 

图片展示

2021第二届全国⼤学⽣⽹络安全精英赛赛事介绍

 

       2021第二届全国⼤学⽣⽹络安全精英赛,指导单位为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主办⽅为国家⽹络空间安全⼈才培养基地。⼤赛以普及知识、挖掘⼈才为⼰任,⾯向全国⼤学⽣普及信息安全意识、传播信息安全知识、挖掘信息安全⼈才。

       本次比赛分为3个阶段,参赛学员均已个人赛形式参加比赛。第一阶段为全国线上初赛,主要考察学生的信息安全知识水平;第二阶段为全国线上复赛,主要考察学生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阶段为全国线下总决赛;具体如下:

1.1.全国初

初赛主要考察学生信息安全知识水平,资格赛为线上答题形式。

☑ 比赛时间:7月1日-9月10日报名,9月13日-17日全国初赛

☑ 参赛资格:全国各类高、中等院校在校学生

☑ 比赛形式:初赛由各个参赛院校组织学生至大赛官网自主报名,由当地承办机构组织安排初赛时间。

☑ 比赛题型:初赛为50道单选题。

☑ 比赛内容:内容包含: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安全基础技术、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安全、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管理。

☑ 通过条件:满分100分,竞赛成绩达到70分及以上。

 

1.2.全国复赛

全国复赛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比赛时间:9月24日全国复赛

☑ 比赛形式:复赛为线上答题形式进行,参赛条件为初赛成绩达70分以上。

☑ 比赛题型:复赛为100道单选题,

☑ 比赛内容:信息安全支撑技术、物理与网络通信安全、计算机环境安全、软件安全开发。

☑ 通过条件:全国前100名通过参加线下总决赛

 

1.3.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为线下知识竞赛形式。

☑ 比赛时间:10月11日全国线下总决赛

☑ 比赛形式:决赛为线下知识答题赛,参赛条件为复赛全国成绩前100名。

☑ 比赛题型:总决赛为100道单选题,

☑ 比赛内容:信息安全支撑技术、物理与网络通信安全、计算机环境安全、软件安全开发等。

☑ 获奖条件:根据总决赛最终成绩排名,产生大学生网络安全竞赛金奖:10人;银奖:10人;铜奖:20人。

 

1.4.奖项设置

2021年第二届大学生网络安全竞赛共设奖金20万元。

金奖:10人,奖金10000元/人

银奖:10人,奖金5000元/人

铜奖:20人,奖金2500元/人

获得⼤赛⾦银铜牌的选⼿,可获得⼤赛协办单位腾讯安全、卓朗科技、 深信服等信息安全知名企业签约⼯作机会。

 

4. 大赛同期其他活动

本次大赛同期将进行一系列与相关的活动,主要活动如下:

1.1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精英赛校园大使招募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精英赛即将于2021年7月1日启动报名,9月网络安全周期间开赛。现在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招募校园大使。招募规则如下:

 1.1.1.招募标准

具备⼀定的信息安全基础知识,擅长通过talkshow⼩段子、音乐创作、创意剪辑等各种才艺、方法传播信息安全知识、宣传网络安全精英赛的在校大学生。

1.1.2.招募平台

抖音APP

1.1.3.报名方式

1、开通抖音账号,并关注抖音官方号“网安精英赛”。

2、活动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9月30日,10月11日公布获奖名单

3、拍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短视频添加话题#网络安全精英赛#在抖音发布,并@网安精英赛 官方账号。

4、发动同学为自己的短视频点赞。

1.1.4.评选

大赛组委会邀请评委会评选作品,筛选出符合招募要求的作品,并按照点赞数排序,最终前十名入选的创作者将成为本届大学生网络安全精英赛校园大使。

1.1.5.公布

最终入选名单将在精英赛官网(https://www.nisp.org.cn/ds)公布。

1.1.6.表彰

成功当选校园大使的创作者,精英赛组委会将颁发聘书,并奖励华为 Mate 40E 手机一台(京东官方价4199元)。

 

1.2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精英赛答题接龙活动

校园大使招募活动同时,大赛组委会举办“网络安全精英赛·答题接龙”活动。

活动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9月30日,10月11日公布获奖名单

参与在校大学生可登陆精英赛官网(https://www.nisp.org.cn/ds)学习网络安全辅导课程,并练习模拟题。

在抖音APP上传短视频,内容为回答一道网络安全模拟题,指定同学接龙。并以“大学生网络安全精英赛,你也来答题吧~”结尾。@网安精英赛 官方账号,参与抽奖。

奖品为华为WATCH GT 2 Pro 智能手表,共十个获奖名额(京东官网价2388元)。

 

NISP-PT线上班测验申请

  • 姓名 *

  • 手机号 *

  • 学历 *

  • 专业 *

  • 年龄 *

  • 提交申请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取消
    确定

  • 报名咨询
  • 登录学习

免费领取渗透测试线上班试听课

  • 姓名 *

  • 手机号 *

  • 微信号

  • 立即领取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取消
    确定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作者:华轩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最近,两起有关数据安全的事件引发关注。工信部近日就新浪微博App(手机应用程序)数据泄露问题,对其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询约谈。新浪微博回应称,已采取了升级接口安全策略等措施,后续将落实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此前,为线上商户提供营销服务的微盟发生业务数据丢失事故,给企业和商户造成严重影响。

加入NISP、CISP课程学习网络安全行业

数据安全保护事关每位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事关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大局。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增强人们的数据“安全感”?

谁动了“你”的数据?

当用户注册某个手机软件时,会弹出要求用户授权通讯录、麦克风、地理位置各类信息权限的条款;在街边或商场的促销活动上,商家招揽顾客扫码免费领取奖品;在商场等公共场所,看到来历不明的免费无线网络,一些人会不加考虑地连接上网……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场景。不经意间,个人的数据信息面临着被直接或间接“窃取”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数据化信息被快速生产、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

当今社会,数据被视为一种新型资源。通过对收集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企业能根据客户的地域、类别、喜好、社交需求等个人信息,综合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更加精准地“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

大数据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突出,隐患不小。一旦数据泄露或者被滥用,骚扰电话、网络诈骗等也可以由“误打误撞”变为“精准定制”。

守住数据安全“红线”

“数据安全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人隐私甚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这是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辛阳指出。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所具有的商业价值日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巨资收集、整理和挖掘信息。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1月至12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2019年12月30日,四部门联合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将31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进行了分类认定,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划定用户数据安全保护的“红线”。

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采集要遵循三个原则:合法原则,即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正当原则,即不得以欺骗、误导、强迫、违约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必要原则,即满足信息主体授权目的所需的最少个人信息类型和数量。

合力强化数据“安全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强化5G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指出要围绕典型应用场景,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要合理划分网络运营商、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各方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责任等。

5G时代到来,数据安全保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各方应加强合力,让非法收集、滥用数据的“灰色空间”越来越小,让用户的数据安全感越来越实。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2017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专门要求;2018年5月1日,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2019年5月,国家网信办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此外,针对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国家和地方层面上的专向整治活动力度不小,为数据安全上紧“保护锁”。2020年初,浙江警方针对全省互联网企业涉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拉开序幕,此次活动将贯穿全年,将有效打击整治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加强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安全保护,规范互联网企业涉个人信息经营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要强化法治思维,落实法律规范,守住法律底线,这是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数据类型业务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平台方应通过用户协议或隐私协议等方式,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信息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坚持“最少必要”的原则。对用户而言,每个人都要为个人信息把关,养成安全使用手机软件的习惯,当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报考联系人nisp证书管理中心丹丹老师

微信号:nisptest/13520967307

0
NISP管理中心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作者:华轩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4-13 20:58:28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最近,两起有关数据安全的事件引发关注。工信部近日就新浪微博App(手机应用程序)数据泄露问题,对其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询约谈。新浪微博回应称,已采取了升级接口安全策略等措施,后续将落实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此前,为线上商户提供营销服务的微盟发生业务数据丢失事故,给企业和商户造成严重影响。

加入NISP、CISP课程学习网络安全行业

数据安全保护事关每位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事关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大局。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增强人们的数据“安全感”?

谁动了“你”的数据?

当用户注册某个手机软件时,会弹出要求用户授权通讯录、麦克风、地理位置各类信息权限的条款;在街边或商场的促销活动上,商家招揽顾客扫码免费领取奖品;在商场等公共场所,看到来历不明的免费无线网络,一些人会不加考虑地连接上网……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场景。不经意间,个人的数据信息面临着被直接或间接“窃取”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数据化信息被快速生产、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

当今社会,数据被视为一种新型资源。通过对收集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企业能根据客户的地域、类别、喜好、社交需求等个人信息,综合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更加精准地“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

大数据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突出,隐患不小。一旦数据泄露或者被滥用,骚扰电话、网络诈骗等也可以由“误打误撞”变为“精准定制”。

守住数据安全“红线”

“数据安全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人隐私甚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这是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辛阳指出。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所具有的商业价值日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巨资收集、整理和挖掘信息。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1月至12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2019年12月30日,四部门联合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将31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进行了分类认定,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划定用户数据安全保护的“红线”。

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采集要遵循三个原则:合法原则,即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正当原则,即不得以欺骗、误导、强迫、违约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必要原则,即满足信息主体授权目的所需的最少个人信息类型和数量。

合力强化数据“安全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强化5G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指出要围绕典型应用场景,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要合理划分网络运营商、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各方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责任等。

5G时代到来,数据安全保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各方应加强合力,让非法收集、滥用数据的“灰色空间”越来越小,让用户的数据安全感越来越实。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2017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专门要求;2018年5月1日,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2019年5月,国家网信办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此外,针对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国家和地方层面上的专向整治活动力度不小,为数据安全上紧“保护锁”。2020年初,浙江警方针对全省互联网企业涉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拉开序幕,此次活动将贯穿全年,将有效打击整治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加强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安全保护,规范互联网企业涉个人信息经营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要强化法治思维,落实法律规范,守住法律底线,这是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数据类型业务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平台方应通过用户协议或隐私协议等方式,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信息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坚持“最少必要”的原则。对用户而言,每个人都要为个人信息把关,养成安全使用手机软件的习惯,当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报考联系人nisp证书管理中心丹丹老师

微信号:nisptest/13520967307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最近,两起有关数据安全的事件引发关注。工信部近日就新浪微博App(手机应用程序)数据泄露问题,对其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询约谈。新浪微博回应称,已采取了升级接口安全策略等措施,后续将落实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0
文章推荐

 

网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管理中心 © 2001-2020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45154号-6

网站地图

全部课程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京ICP备18045154号-6